服務工作者故事

憑靠與創辦人的近距離接觸 感動投身服務

服務工作者_主圖(余味芳)

文|朱聖恩 攝影|何坤益

 

余味芳從高職就開始打工,做過許多不同的工作:高爾夫球輸送帶、加工區、電子公司、蛋糕店、食品公司門市等等。爸爸曾念她常常換工作、不穩定,工作數年,也歷經了照顧生病母親的長照之路,直至婚後難得有一年蟄伏在家的時間,余味芳有感那是神所為她接下來這份長程之旅作準備。

 

余味芳1998年到伊甸基金會服務至今,那時,分佈在各縣市的伊甸同仁會參加一年一度的「充電營」,余味芳也不例外。初到伊甸的余味芳,已非剛出茅蘆的社會新鮮人,自認比較容易往負面思考。但是,當她有機會在充電營如此近距離地看到伊甸基金會的創辦人─劉俠女士,當時的畫面仍深植於心。

憑靠與創辦人的近距離接觸,余味芳感動投身服務

憑靠與創辦人的近距離接觸,余味芳感動投身服務

 

照余味芳的想法,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而行動不便、痛楚難當的劉俠,可能是愁眉苦臉、盡量不出門的。沒想到,那天所看到坐在輪椅上的劉俠,手部關節因腫脹、變形而「黏」在一起。當裝扮亮麗的她,很開朗、親切地向伊甸同工打招呼,台下所有的人彷彿都被這顆「小太陽」的陽光溫和照耀全場,在她身上看不到病痛的陰霾。

 

余味芳長期服務於伊甸的鳳山早療中心,擔任行政職。

余味芳長期服務於伊甸的鳳山早療中心,擔任行政職。

 

余味芳長期服務於伊甸的鳳山早療中心,擔任行政職,行政職包山包海,除了辦公室搬遷頻仍,遇到大型的義賣活動,更得花費心力。但是看到鄰居、廠商、家長都來響應,有這麼多人關懷慢飛天使,工作雖繁忙,心裡卻是暖的。

 

服務身心障礙的領域不是只需要有愛心、耐心,其專業和向社會大眾倡議的觀念更是與時俱進的。在早療中心服務超過23年的期間,余味芳觀察到從前家裡若有身心障礙的孩子,常聽見「這個家上輩子造孽才會生這種小孩」。到了現在,則進步為「孩子既然生下來了,我們就一起養吧!」

 

余味芳以行政的力量支持早療服務,服務過的孩子不計其數,甚至邀請先生當志工

余味芳以行政的力量支持早療服務,服務過的孩子不計其數,甚至邀請先生當志工

 

時光飛逝,余味芳以行政的力量支持早療服務,服務過的孩子不計其數,甚至邀請先生當志工服務慢飛天使。余味芳謙虛表示,身心障礙領域博大精深,光是早療領域就已學不完了,她願意信靠神,一步一步,繼續走這恩典之路。